科技風雲

電子支付業者怒吼:政策失衡、創新受困 LINE Pay核准恐成壟斷引爆點

編輯部 2025-08-20



台灣電子支付產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多年來,本土業者在高額合規成本與嚴苛監管要求下,仍努力經營、辛苦拓展市場;如今主管機關核准 LINE Pay 取得電子支付執照,更讓業者憤怒直言:「這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業者指出,台灣電子支付的營業範圍本就受到過度的限制,許多創新服務必須逐案送請主管機關核准,程序複雜、審查更是曠日廢時,導致新產品往往錯失市場時機。「我們想做創新,但卡在法規,拖了一年半載還拿不到核准,最後優勢早已被外資業者搶走。」
 
更讓業者不滿的是,本土業者在有限的市場空間內經營艱難,卻仍得承擔龐大的法遵成本,資源大量被消耗在合規作業上,幾乎無力再投入研發與市場拓展,而大型外資業者卻能憑藉龐大資金與資源,一次到位取得優勢。「我們遵守法規,卻被政策綁手綁腳,主管機關還親手把市場拱手送給外資業者。」
 
有業者無奈指出:「電子支付原本就利潤有限,我們投入心血、培養用戶,如今卻要被迫看著外資業者席捲市場,政府是在逼死本土業者嗎?」
 
產業界普遍憂心,如果主管機關持續放任現行不對等的競爭環境,本土電子支付業者將面臨生存壓力,台灣市場可能逐步被單一或少數業者主導。業者呼籲主管機關正視現實困境,積極簡化審核流程、適度放寬業務範圍,並建立公平競爭的制度,以保障產業多元發展。若政策不及時檢討與修正,台灣電子支付市場極可能出現壟斷,不僅費率上升、創新停滯,更最終損及的將是廣大台灣消費者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