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作家

全球化的裂解與再融合

致敬朱雲漢教授 借鑒最新文明發展視野的台灣前途思考

陳威霖 2023-03-30

中研院院士、國際知名政治學者的朱雲漢教授出版的「全球化的裂解與再融合」,實為台灣「本土化」以後,國人鮮少關注的國際大勢經典之作。
 
文•陳威霖


月初從新聞媒體,得知中研院院士、國際知名政治學者的朱雲漢教授因病辭世,因為斷斷續續在報章雜誌上閱讀過他的大作,為其獨到的觀點折服,心中湧起莫名的不捨。在谷歌上搜尋了訊息,看到他近期出版的「全球化的裂解與再融合」,冒昧為文紀念,也呼應大師預示世人的論述。
 
全球化從連結力到再融合
 
從國立新加坡大學教授、國際知名的全球策略專家PARAG KHANNA帕拉格、科納的CONNECTOGRAPHY連結力:未來版圖的預言:誰掌握「連結力」,創造「供應鏈」,完成「關係網」,決定它是下一個世界經濟霸權!重新繪製二十一世紀及未來的全球文明圖景!其中把一個一個超級城市和工業產業園區聯網的交通大動脈、現代新絲路,是取代過去的戰爭模式,決定影響力的關鍵。科納教授描繪的藍圖,大部分在過去六至七年的時間裡,在國際社會發展的過程中,得到實踐和印證,彰顯其為此一領域大師的聲譽。
朱院士此作,則從更深層次的資本家思維,分析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國際由前面三十幾年的「鑲嵌式自由主義」,走向推動全球化的「新自由主義」。根本原因來自於資本的力量,以自由為推動手段,推倒各國的政經壁壘,而逐漸顯露資本不惜任何代價、追求最高回報的本質,在全球主宰了政權的更替,再次無限地拉大了貧富之間的差距。
朱院士書中,跟科納教授一樣,探討了全球化未來以經濟取代軍事的可能新模式。也從不同視野探討了部分國家在學習、經歷資本家操縱的西方民主制度以後,深度思考了自身國家與該制度的差異所在,能夠融合的尺度,而逐漸嘗試走出自己國家的發展方向及路線。
學習了西方主導的全球化以後,美國的新挑戰者─中國大陸,以其過去改革開放累積的基礎建設實力,用高速鐵路網建構歐亞非大陸一體化(一帶一路),以倡議經濟發展的影響力,並已經觸及美國的後院、拉丁美洲一些國家。
朱院士認為,這一波反全球化的政治運動,主要來自於西方的已開發國家,在全球範圍呈現逐漸降低影響力的政治能量。反倒是曾經追隨西方經濟方程式發展成功的國家,發起的再聯結與深化融合的力量,遠大於裂解的力量,而中國大陸在這股充沛的前進動力,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俄烏戰爭加速全球政治版圖與競合關係的變化
 
二○二二年二月二十四日發生的俄烏戰爭,已經歷時超過一年。期間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聯合實施全方位的制裁行動,讓俄羅斯在一九九一年十二月二十五日蘇聯解體之後,再次承受了足以裂解其國家的空前壓力。
但不同於一九九一年的結果,俄羅斯在普丁的領導下,國內、外的政治、經濟、外交站穩了腳跟。甚至連軍事行動,由戰爭初期的積極進攻導致失利撤退,而轉向守穩烏東、誘敵決戰的策略。目前有大量烏克蘭軍隊在巴穆赫特守衛戰中,陷入瓦格納僱佣軍的包圍圈。
跟一九九一年相比,國際情勢的發展也不一樣。一九九一年之後的三十年間,全球定於一尊。在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美國成為沒有國家可以與之匹敵的超級強國。但俄烏戰爭發生後的這一年間,國際之間的合縱連橫走勢,卻與一九九一年截然不同。
首先,對俄羅斯天然氣制裁,竟然造成歐盟各國能源成本大漲,而導致的通貨膨脹急劇惡化、重傷本身經濟動力。進入二○二二年與二○二三年之交伊始,歐洲各國爆發了大規模的抗議活動,而以民主革命的先驅法國最為激烈。其次,對俄羅斯的石油制裁,各產油國與印度等第三世界國家,在這一場鬥爭中,並未如美國預期的選邊站,甚至有美國盟國趁機與俄羅斯購買低價石油。其他不在暴風圈內的國家,則積極發展更緊密的關係,或者沒有美國參與的區域結盟。
三月初在中國大陸的斡旋下,伊朗與沙特的握手言和,計劃重新建立外交關係,連動整個中東的政治格局。此一事件的重大意義,代表穆斯林世界已經久厭於石油美元的長期控制和區域內連年不停戰爭。未來如果幾個第三世界強國聯手,有和平團結的一致行動,有可能削弱美國霸權的權力基礎,觸動戰後國際秩序的全面轉型,拉抬非西方國家的全面興起,形成足以影響世界的政治聯盟。
 
西方與第三世界國家的發展消長
 
西方與第三世界國家不同發展路線的消長,將影響未來下一個世代的國際社會。書中指出,近代幾百年來的西方文明和其政經制度,固然有其優越性,但是各國在學習的過程,應該注意是否與其國家原本的文明相契合而進行取捨?否則只是不論糟粕全盤地複製,將會導致東施效顰,未受其利反受其害的結果。證諸過去幾十年,美國在全球扶持的民主政權,都呈現不好的結局,實是指出畫虎不成反類犬的悲劇。
伊拉克、阿富汗、利比亞、敘利亞國破人亡的悲慘現況,引起世界各國政府領導人和人民的反思。過去七十幾年由歐美國家引領的政治結構、經濟模式都被仔細審視或者面臨挑戰。不同於歐美政治制度、過去處於相對弱勢,卻實力漸長的國家、崛起的聯盟,如君主世襲的沙烏地阿拉伯、政教合一的伊朗、第三世界霸主的印度、快速崛起的東盟、都在這一年裡選擇走自己外交的道路,在經濟上更是越來越多沒有美國參與的自由貿易協定。在敘利亞國土上的代理人戰爭,被俄羅斯打敗的美國,倉皇從阿富汗撤退,重新以烏克蘭為支點,意欲拖垮俄羅斯的意圖,目前看來也是力有不逮的捉襟見肘態勢。
二次大戰以後,特別是近三十年,為美國馬首是瞻的國家和人們,面對這樣的時代變局,內心衝擊必然是巨大的,而曾經依附強大美國的黃金歲月似乎逐漸黯淡。聯合國的威信已經掃地,美國連續兩任總統退出多邊組織,而實施利己的單邊主義。下一個世代的國際社會,將建立在何種架構基礎上,奉行何種主流價值觀,是即將到來的黑暗時刻,還是充滿希望的下一個黎明。
越來越多國家發聲,試圖打破西方壟斷普世價值的話語權,推進多元現代化模式。其中與我們息息相關和加以關注的是,不同政治制度之間的優勝劣敗,將會隨著俄烏戰爭的進展和最終的結果,而讓多數國家選擇更有利其發展的道路。
 
不應忽略全球化裂解
和再融合的趨勢
 
受到資本家支持、曾經帶領世界全球化的美國,因為比蘇聯、日本更加出乎意料迅速發展成為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大陸的出現,而裂解其全球化的倡議,為以美國優先的區塊化經濟。然而新冠疫情三年期間,國際專家普遍認為的美、中、歐三極化的世界並沒有出現。
中國大陸踩著穩定的步伐,採取有別於美國以軍事手段為基礎的國際關係,而選擇以與各個政治實體的經濟合作為基礎,接手扛起美國全球化的大旗,連接起國際社會更緊密地往來,不僅融合了經濟,更以其特有的方式,彌合彼此對立國家的政治、外交關係。
世界還是朝向以G2的方向前進,而除了政治制度,在各方面模仿了美國的中國大陸,竟然暫時取代了美國,成為西方世界以外的各國,繼續朝向融合分工前進的領導者,和聯合國制度的捍衛者。
科納教授預言,被中國大陸高速鐵路連接的歐亞非一體化發展趨勢,雖然因為敘利亞戰爭等因素,西向進非洲的時程有所延遲,但是中亞環沙漠鐵路,和俄阿伊的南亞鐵路,卻都因此次的俄烏戰爭而突然提速。更加緊密的交通聯網,將使整個亞洲的發展,超越其他大洲。
被歐盟拒之門外,被北約視為天敵的北極熊,轉而向東看的結果,提出與中國大陸合作開發,面積達到六九六萬平方公里的遠東經濟特區。提案如果成行,將是人類歷史上,在不同國家之間、史無前例、改變世界格局的經濟合作。以此為契機,在可見的未來,朱教授寄予厚望的中國大陸,也必然取代美國,成為全球經濟的領導者。
國際局勢風起雲湧、瞬息萬變。地處歐亞大陸與太平洋前沿的台灣,由於歷史原因,二次世界大戰後,在政治、軍事、教育各方面更加親近美國,而經濟卻依賴同文同種的中國大陸。如何與兩隻大象不偏不倚地共舞,在兩大國競合之間得到和平的空間,走向更富足安康的世代,而不走上前述幾個國家成為零和遊戲的犧牲品的後塵,全體國民對於執政者應該充滿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