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MENU
email
facebook
youtube
封面故事
專題報導
熟齡人生
名醫觀點
財經風向
卓越教育
資訊安全專題報導
SNQ國家品質標章
國際醫療專題報導
水資源報導
六都系列報導
選戰風雲錄
前進朝鮮
前進江西
卓越五星月餅大評比
卓越室內設計管理大賞
學不會的教訓-奈米的反噬
產業時事
科技風雲
房市議題
產業亮點
國際視野
卓越趨勢
金融趨勢
Life Style
品生活
健康
音樂世界
藝文天地
美饌人生
編輯精選
火線議題
熱門話題
卓越論壇
專題報導
兩岸聚焦
人物專訪
創新創業
臺韓快訊
卓越女性
法律講堂
特別企劃
卓越快訊
各期目錄
封面故事
專題報導
熟齡人生
名醫觀點
財經風向
卓越教育
資訊安全專題報導
SNQ國家品質標章
國際醫療專題報導
水資源報導
六都系列報導
選戰風雲錄
前進朝鮮
前進江西
卓越五星月餅大評比
卓越室內設計管理大賞
學不會的教訓-奈米的反噬
產業時事
科技風雲
房市議題
產業亮點
國際視野
卓越趨勢
金融趨勢
編輯精選
火線議題
熱門話題
卓越論壇
專題報導
兩岸聚焦
人物專訪
創新創業
臺韓快訊
卓越女性
法律講堂
Life Style
品生活
健康
音樂世界
藝文天地
美饌人生
影音報導
專欄作家
特別企劃
卓越快訊
卓越學院
卓越保險
各期目錄
關於我們
集團簡介
關於卓越雜誌
版權聲明
讀者服務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雜誌廣告
數位廣告
MENU
搜尋頁面
搜尋頁面
碳排放交易市場迅速發展下的台灣窘境
全球氣候峰會後碳價大漲
文:
陳威霖
2021-06-02
在全台灣社會受疫情和民生事故苦惱不已之際,歐洲排放交易所(EU ETS)的碳排放價格創下了歷史新高。碳價上漲對各國政府和企業,採取更積極的氣候行動具有一定的推動作用,這意味著未來更多的商業決策都會加入考慮自身的氣候影響。
【
文‧陳威霖
】
蔡總統第二任就職屆滿一週年之前的二○二一年五月,台灣社會遭遇的生活變化非比尋常。一是爆發大量的新冠肺炎本土確診病例,導致台灣股市大幅回調到半年線;二是因為備載電力不足的電力系統,自五月十三日以後,台電和全民天天都處於隨時分區供電的黃色警戒狀態,促使政府決定重啟核三廠一號機;三是全台灣大部分的水庫,幾乎都重現「庫底」,中部縣市開始供五停二,經濟部找地方政府在全台灣挖一九○口井補充「自來水」。後面兩項造成的生活不便,充滿記憶中台灣經濟起飛之前的古早味!
在全台灣社會受疫情和民生事故苦惱不已之際,歐洲排放交易所(EU ETS)於五月十七日,每一EUA(一噸碳排放)的價格創下了歷史新高,達到了五六.四三歐元。碳價上漲對各國政府和企業,採取更積極的氣候行動具有一定的推動作用,這意味著未來更多的商業決策都會加入考慮自身的氣候影響。
碳稅邊境政策
將影響全球產業結構
有分析推估,碳排放價格達到每噸一百歐元之時,可再生氫燃料等綠色工業技術與各種污染替代品,即可具備市場競爭力。而這一門檻在中國總書記習近平宣佈二○六○年達到碳中和的目標之後,由美國總統拜登於四月二十二日召開的全球氣候峰會,共有四十多個國家領導人受邀出席,促成各國的「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日期提前了不少。也因此促進了這次歐洲排放交易價格的迅速推升。
疫情之後風起雲湧的不只是各大經濟體對於自身區域化產業鏈、特別是分散半導體產業生產基地的重新思考和佈局。各國因呼應氣候峰會訂下的碳排放目標,與即將實施的碳稅邊境政策,都將深遠地影響全球的產業結構。根據德國環境與發展組織「德國觀察」的氣候政策專家Oldag Caspary表示,低碳或迴圈碳產品將比多數人預期、更早地進佔各種市場。不能及時做好準備的國家,會發現自己逐漸處於不利的境地。
全球碳中和的全新商業模式已經開始,歐洲EU ETS鑄劍多年,成為全球的領跑者,而中國大陸緊追其後,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即將掛牌、正式交易。
德國能源智庫Agora Energiewende分析指出,德國總理MERKEL最新制定和宣示的減排目標,從二○三○年減排六五%,是德國在二○四五年實現淨零排放的必要路徑。為實現這一目標,德國需要全面退出煤電,將可再生能源發電比例提高到約七○%,並在近十年內增加一四○○萬輛電動汽車投入使用。該智庫執行主任Patrick Graichen表示:德國政府的新氣候承諾進一步證明,全球碳中和的競賽正在進行。德國工業界已經加入,成為相關技術的前沿陣地。其他G20國家也應該調整他們的氣候目標,以免落伍。
歐盟宣佈即將於二○二三年實施的碳邊境稅,或將率先對水泥和電力行業開徵,其結果將開始影響全球貿易格局。歐盟擬實施的碳邊境調節機制,目的是促進歐洲各國能採取更有雄心的氣候行動,同時避免對某些行業的持續發展產生負面影響。在此同時,歐盟也必須嚴格遵守WTO規則,使得未來的碳邊境調節機制不應該成為貿易壁壘,也不應該讓貿易夥伴處於不利地位。亦即,歐盟必須將碳排放成本平等地適用於在歐盟生產的公司和向歐盟進口的公司。
中國開始運行碳排放交易市場
五月十九日下午,中國生態環境部發佈關於《碳排放權登記管理規則(試行)》、《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規則(試行)》和《碳排放權結算管理規則(試行)》的公告,將個人納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主體。此一消息正式宣告全球最大碳排放國,也開始運行碳排放交易市場。
按照中國的建設規畫,今年首先將納入電力行。「十四五」(第十四個五年規劃:二○二一年至二○二五年)期間,計劃將八大重點能耗產業都納入到該交易市場,預計碳排放配額的發放可達到五十億噸,將成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交易市場。
儘管中歐簽訂的貿易協定雖然暫時受阻於歐洲議會,但是未來一旦施行,歐盟在WTO規則的約定下,其制定的碳邊境調節機制不能成為貿易壁壘,也不能使交易夥伴處於不利地位。因此,該機制必須將碳排放成本平等地適用於在歐盟生產的公司和向歐盟進口的公司。
歐盟內部已經在討論如何將碳邊境調節機制設計得恰如其分。透過與中國和其他交易夥伴的談判、協商,不僅不會阻礙中歐氣候合作,甚至起到推動作用。
隨著中國跟隨歐洲之後全面實施碳定價,兩大經濟體可能很快會看到碳邊境調節機制的好處。假設歐盟和中國等貿易關鍵地區都能實施雙邊碳邊境調節機制,碳排放量被有效地計入全球貿易的計價機制中,無疑將大大有助於推動全球碳市場的發展。
在疫情肆虐時期,全世界的產業形態在兩大經濟體的帶動之下,朝向避免地球暖化的腳步從來沒有停止過。聯合國訂定全世界在二○五○年之前,完全廢除使用石化原料作為能源的來源、作為約束會員國既定的政策。
而台灣廢核之後,卻選擇以石化原料,特別是煤炭的火力發電,補充廢核的電力缺口。結果不僅是造成台灣西半部長期的空氣污染,也阻擋了水氣進入台灣上空,而形成百年不遇的乾旱期。更長遠的影響是,未來台灣企業生產的產品出口可能面臨被拒之門外,或是徵收高碳排放稅、成品失去競爭力的窘境。
看著遠處美麗的玉山,不禁衷心期盼意識形態治國的誤曲,是否能跟空污一樣隨風散去。觀瞻全球視野的新政策,能讓我們的政府帶領全民,重新回到全球趨勢的跑道上,努力前進。經濟發展的護國神山也能跟中央山脈一樣,一直在那裡守護著台灣的未來。
回列表頁
卓越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