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MENU
email
facebook
youtube
封面故事
專題報導
熟齡人生
名醫觀點
財經風向
卓越教育
資訊安全專題報導
SNQ國家品質標章
國際醫療專題報導
水資源報導
六都系列報導
選戰風雲錄
前進朝鮮
前進江西
卓越五星月餅大評比
卓越室內設計管理大賞
學不會的教訓-奈米的反噬
產業時事
科技風雲
房市議題
產業亮點
國際視野
卓越趨勢
金融趨勢
Life Style
品生活
健康
音樂世界
藝文天地
美饌人生
編輯精選
火線議題
熱門話題
卓越論壇
專題報導
兩岸聚焦
人物專訪
創新創業
臺韓快訊
卓越女性
法律講堂
特別企劃
卓越快訊
各期目錄
封面故事
專題報導
熟齡人生
名醫觀點
財經風向
卓越教育
資訊安全專題報導
SNQ國家品質標章
國際醫療專題報導
水資源報導
六都系列報導
選戰風雲錄
前進朝鮮
前進江西
卓越五星月餅大評比
卓越室內設計管理大賞
學不會的教訓-奈米的反噬
產業時事
科技風雲
房市議題
產業亮點
國際視野
卓越趨勢
金融趨勢
編輯精選
火線議題
熱門話題
卓越論壇
專題報導
兩岸聚焦
人物專訪
創新創業
臺韓快訊
卓越女性
法律講堂
Life Style
品生活
健康
音樂世界
藝文天地
美饌人生
影音報導
專欄作家
特別企劃
卓越快訊
卓越學院
卓越保險
各期目錄
關於我們
集團簡介
關於卓越雜誌
版權聲明
讀者服務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雜誌廣告
數位廣告
MENU
搜尋頁面
搜尋頁面
疫情衝擊下的國際與兩岸關係
國際關係可因抗疫合作 兩岸關係可以?
文:
趙春山
2021-06-01
病毒的傳播,是超越國界的,但阻擋病毒的蔓延,也有賴國際間的合作。反觀兩岸,中共國台辦宣稱願盡最大努力,幫助台灣民眾儘快戰勝疫情,兩岸會因此「化干戈為玉帛」?
【
文‧趙春山
】
中共領導人習近平多次指出「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習近平說得沒錯,而其中最大的變數,恐怕就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大流行,讓我們看到全球化態勢的銳不可擋。因為病毒的傳播,是超越國界的;阻擋病毒的蔓延,也有賴國際間的合作。
新冠疫情不僅造成大量的人命犧牲,而且影響世界經濟和國際政治。回顧二○二○年的世界經濟,除中國大陸外,主要經濟體都呈現負成長。中國大陸因「武漢肺炎」一詞成為眾矢之的,日益升高的國際反中氣氛,幾乎演變成美國學者杭廷頓(Samuel P. Huntington)筆下的「文明衝突」,也加速中美兩強走向「修昔底德陷阱」。
中共發動「疫苗外交」
引發大國相互較勁
但機遇和挑戰並存,中共以「封城」之舉,展現危機處理能力,並率先推動「疫苗外交」。中共外長王毅四月初透露,中國大陸已經向全球八十個國家、三個國際組織提供疫苗援助,並出口疫苗至四十多個國家。中共提供國產疫苗的主要對象是開發中國家,目的有二,一是配合「一帶一路」戰略,二是凸顯南北貧富差距,並展現中共扮演「負責任的利益攸關者」角色。
美國拜登政府形容中共是「美國二十一世紀面臨的最大地緣政治考驗」,故當然不會坐視中共捷足先登,為後疫時代進行戰略性的「超前部署」。事實顯示,中共「疫苗外交」已延伸到一向被視為美國後院的中南美洲,而緊隨中共之後的俄羅斯,也搶先對歐洲國家提供俄製疫苗。
基於擔心中俄推動「疫苗外交」將造成地緣政治板塊移動,美日印澳四國領袖在二○二一年四月舉行的「四方安全對話」(QUAD)視訊高峰會上,決定集中資金和資源,於二○二二年底前,在印太地區配送十億劑新冠肺炎疫苗。拜登政府隨後證實,美國將於未來六週內釋出兩千萬劑新冠疫苗,在六月底前對外供應總數將達八千萬劑。
「疫苗外交」會成為大國之間影響力競爭的核心要素,確實讓人難以想像;但在競爭之外,我們也不能忽略國際關係當中屬於合作的另一面,尤其針對非傳統安全議題。現任美國政府與前任不同,拜登在持續與中共競爭的同時,仍保留中美雙方在疫情防控、氣候變遷及共同維護國際組織的合作空間。
兩岸只有對抗無對話
在疫情肆虐下更顯艱難
我認為,拜登政府堅持採「戰略模糊」的兩岸政策,其中一個主要動機,就是避免中美關係因「台灣問題」,走向兵戎相見的不歸路。白宮「國家安全會議」(NSC)中國與台灣事務資深主任羅森柏格(Laura Rosenberger)即指出,美國認為需要發展「對中穩定競爭框架」,而中美競爭不必然導致衝突,且避免衝突才符合雙方利益。最重要的是,美國與中共保有公開互動管道,可以開誠佈公找尋雙方的合作領域。
反觀兩岸,令人遺憾的是目前只有對抗,沒有對話。中共國台辦雖透過「隔空喊話」的方式,宣稱願盡最大努力,幫助台灣民眾儘快戰勝疫情;但我方陸委會的回應卻是一句「不必假好心」。我想在中共軍機不斷擾台,以及阻我參與「世界衛生大會」(WHA)的情況下,台灣很難區隔對岸的意圖。
兩岸雖同文同種,但隔海相望,疫情也沒有讓兩岸產生「山川異域,風月同天」的感受;相反地,政治分歧拉開了兩岸民心的距離,幾乎到了「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地步。
我認為民心的背道而馳,對兩岸關係造成的傷害,比病毒還要可怕。除非兩岸執政當局決定以戰爭作為解決問題的唯一途徑,否則就要設法消除因疫情而變本加厲的兩岸民意對撞。如果國際關係可以經由抗疫合作,「化干戈為玉帛」,那兩岸關係為什麼不可以?(筆者為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榮譽教授)
回列表頁
卓越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