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尋頁面
搜尋頁面
以舞為語 以愛為志 跨文化教育的靈魂舞者李式敏
編輯部
2025-11-10
在舞蹈的世界裡,有人追求完美的身段,也有人追尋生命的真諦。一位以舞蹈為信仰的現代舞者與教育家──李式敏,從文化大學啟程,跨越太平洋到美國深造並工作將近40多年,用身體語言講述文化的故事,用信仰實踐愛的行動。她的一生,是舞蹈與教育、文化與信仰交織的旅程,更是一場持續進行的心靈之舞。
回憶舞蹈啟蒙之初,李式敏笑著說自己原本是個「吊車尾的學生」。她表示:我從小平凡,直到遇見舞蹈,才第一次感覺到內心的悸動。因為熱愛,願意忍受艱苦的訓練,因為執著,從班上的最後幾名,成為文化五專舞蹈組前幾名畢業。她很感念許許多多的恩師們,如:陳玉秀老師、姚明麗老師、伍曼麗老師、游好彥老師、林麗珍老師……等等,他們開啓了她對舞蹈藝術的愛𥴠與人生。在她眼中,舞蹈並非技巧的炫示而是一場與自己對話的過程,是一種對生命與美的感動的一種表達。
李式敏(左)與恩師中國舞蹈史學家王克芬老師(右)、中國舞蹈之母戴愛蓮老師(中)於北京相聚合影。這張照片攝於戴老師寓所,見證了中國舞蹈藝術三代人的傳承與情誼,也成為李式敏舞蹈生涯中最珍貴的時刻之一。圖/李式敏提供
五專舞蹈畢業,李式敏直接插班文化大學的體育舞蹈系,畢業後懷抱夢想的李式敏,遠赴美國史密斯大學工讀舞蹈碩士。初到異鄉,語言與文化隔閡重重,但舞蹈讓他找到了不同的表達方式。「我的英文不夠好時,肢體成了我最好的語言。」 在美國Wittenberg University任教35年間,李式敏的生活理念始終是在異鄉不是只教西方舞蹈更要在異鄉介紹與傳承中國的文化。特別是李式敏生有4個子女,當她發現孩子開始嫌棄中國食物而一味的想融入美國人的生活方式時很令李式敏憂煩與痛心,於是她立刻聯絡校方表達希望能夠為全校師生表演一場介紹中國舞蹈表演,那場演出讓在座的每一位老師及學生們大開眼界,了解到我們中國舞蹈文舞的美及武舞的威,同時也讓她的孩子們開始敬愛中國文化藝術,並開始尊重自己是中國人。所以,她一直希望能夠以孩子們所熟悉的文字寫一本書幫助孩子們及華人子弟們更深刻的了解,並喜愛我們的中國舞蹈與文化。
因此,李式敏立下志願一一要讓世界更了解並尊重和欣賞我們的中國舞蹈。在學校裡李式敏會不時地把中國舞和道具融入現代舞的編創裡,如:彩帶、扇子和大旗等,讓學生們體驗到中西文化的融合的美。在課堂上,她亦會時常地在課堂用中國文化禮儀糾正學生,如:上課時不可把腳翹在桌上,告訴他們那樣子在我們中國文化裡是一個很不尊敬他人的行為,讓學生從而認識一些中國禮儀而懂得要尊重他人的文化。李式敏不僅是在學校教課是如此,她更是時常地到各地去演示與介紹我們中國舞蹈文化跟這種話文化的教育,讓她不只是做老師,更是做個文化的大使。
終於在2010年,她與史密斯研究所的同學Lynn E. Frederiksen 一起撰寫在美的第一本用英文介紹中國舞蹈的書,透過恩師中國舞蹈歷史學家王克芬老師及中國舞蹈之母戴愛蓮老師的鼓勵與指引下,開始著手蒐集整理資料,最後於2016年完成並出版了《Chinese Dance in the Vast Land and Beyond 》 。這是一本用英文介紹中國舞蹈的歷史,風格與文化內涵的書。她們收入超過500支以上的YouTube的輔導影片,分類、標注,舞種、道具與表演形式,堪稱「跨文化舞蹈百科」。她期許道:「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幫助在海外成長的華人子弟們,看見中國舞蹈時能認出是自己的並自信地說道『這是我們中國人的文化與藝術』。」
李式敏開心展示著作《Chinese Dance: In the Vast Land and Beyond》,這本書以英文介紹中國舞蹈的歷史與文化內涵,收錄超過五百支教學與表演影片,成為跨文化舞蹈教育的重要教材。目前她正著手準備出版中英雙語版,希望讓更多讀者認識中國舞蹈之美。圖/蘇麗蓉攝影提供
這本書出版後,引起別家出版社邀請她們再一起合作出版一本介紹世界舞蹈的教課書《Dance Cultures Around the World 》,集合了25個國家的舞蹈家們共同撰寫,呈現世界舞蹈與他們的文化。在寫書的過程中,她時常會為深藏自己內心因對他人的文化藝術的不知而有的種族歧視常感到羞愧,在這寫書的過程中,她看見自己的轉變,從一個自我民族的驕傲轉變成對各個人類文化的尊重,她說:「我學會了謙卑,學會了欣賞與尊重他人的文化與藝術。」
在離李式敏退休之前的幾年,她的舞台擴大地加上街頭,利用課餘的時間,開著餐車親手為街頭流浪漢烹煮中式熱食、炒飯、青菜與雞肉等等。她回憶時說:「記得有一次,一名流浪漢來接受食物先是一副不屑的態度,問我給他的是些什麼?我告訴他是中國菜,吃完三盤飯後,他滿懷激動地說『哈利路亞!感謝神』!」那一刻,李式敏明白,她所做的不只是「施比受更蒙福」,同時也介紹了我們中國人的飲食文化的美好,給習慣吃三明治和漢堡麵包等的西方食物的流浪漢。從舞台到街角,從藝術到行動,李式敏用最真實的愛詮釋信仰,讓「舞蹈轉化成敬拜的語言」。
現在,作為虔誠的基督徒、退休後的市民,李式敏更將舞蹈轉化成敬拜的語言。她說:「我的舞不再是表演給人看,而是與神的對話和表達對神的敬拜與讚美。」每一次旋轉、每一次舉手,都是讚美與感恩的延伸。她計劃前往夏威夷等地,推廣敬拜讚美舞蹈幫助更多的人能夠自由的透過肢體動作一起讚美神。她同時希望能夠將《Chinese Dance in the Vast Land and Beyond 》一書翻譯成一本中英對照的書,能夠成為一本跨中西文化與舞蹈的百科書。
回顧一生,李式敏堅定地說:「我曾以為舞蹈是我生命的全部,如今才明白,舞蹈是神給予我的一個工具,讓我能用它去傳遞愛與希望,以及表達自己心中對神最深的感謝與讚美。」她認為自己的人生最值得的時刻就是現在,因為自己知道了活著為什麼?舞又為了什麼?
面對新世代,她語重心長的勉勵晚輩們:「勇敢去做你所愛的事,當環境不能改變時,就改變你的心,當你的心改變了,一切都會變得更值得更美好。」她的一生,是一場不斷延伸的舞蹈,從青春的舞台到教育的講堂,再到信仰的旅途,每一步都踏實真誠充滿愛,如今的李式敏,人依舊在舞著,只是此舞早已超脫了肢體,而成為心靈感恩的樂章,她用一生訴說舞蹈不應只是藝術,也是一種信仰、教育,以及愛的實現的工具
多年好友蘇麗蓉(右)一路給予李式敏鼓勵與支持,並力挺她出版中英雙語著作,見證她以舞蹈連結文化與信仰的美好旅程。圖/蘇麗蓉攝影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