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MENU
email
facebook
youtube
封面故事
專題報導
熟齡人生
名醫觀點
財經風向
卓越教育
資訊安全專題報導
SNQ國家品質標章
國際醫療專題報導
水資源報導
六都系列報導
選戰風雲錄
前進朝鮮
前進江西
卓越五星月餅大評比
卓越室內設計管理大賞
學不會的教訓-奈米的反噬
產業時事
科技風雲
房市議題
產業亮點
國際視野
卓越趨勢
金融趨勢
Life Style
品生活
健康
音樂世界
藝文天地
美饌人生
編輯精選
火線議題
熱門話題
卓越論壇
專題報導
兩岸聚焦
人物專訪
創新創業
臺韓快訊
卓越女性
法律講堂
特別企劃
卓越快訊
各期目錄
封面故事
專題報導
熟齡人生
名醫觀點
財經風向
卓越教育
資訊安全專題報導
SNQ國家品質標章
國際醫療專題報導
水資源報導
六都系列報導
選戰風雲錄
前進朝鮮
前進江西
卓越五星月餅大評比
卓越室內設計管理大賞
學不會的教訓-奈米的反噬
產業時事
科技風雲
房市議題
產業亮點
國際視野
卓越趨勢
金融趨勢
編輯精選
火線議題
熱門話題
卓越論壇
專題報導
兩岸聚焦
人物專訪
創新創業
臺韓快訊
卓越女性
法律講堂
Life Style
品生活
健康
音樂世界
藝文天地
美饌人生
影音報導
專欄作家
特別企劃
卓越快訊
卓越學院
卓越保險
各期目錄
關於我們
集團簡介
關於卓越雜誌
版權聲明
讀者服務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雜誌廣告
數位廣告
MENU
搜尋頁面
搜尋頁面
政策不一致的疊加效應:房貸管制與自住需求的矛盾
文:
陳錦稷
2025-10-01
行政院、央行與金管會各自的房貸政策存在不一致的落差,購屋需求與貸款管制之間的矛盾更加突出。行政院持續推動俗稱「新青安」的青年安心成家購屋優惠貸款政策,藉政策性貸款回應年輕購屋需求;央行則透過選擇性信用管制與銀行放款集中度管理,維護金融穩定;金管會試圖在保障銀行風險管理的同時,避免貸款變相成為金融商品搭售工具。三方政策時序交錯,效果互相影響,形成房市「疊加效應」,不僅牽制投資客,也波及自住購屋者,矛盾而複雜。
行政院決議將新青安貸款排除於《銀行法》第72條之2的不動產放款比率限制之外。即使銀行不動產放款接近三十%上限,仍可承作新青安貸款,短期緩解自住購屋「房貸荒」。然而,這並未增加銀行整體貸款總額,只是透過規範排除,使符合資格的青年購屋需求能獲得資金。行政院形容的「水龍頭開放」,實際上只是出水方向被政策重新導引,總水量並未增加。其他購屋民眾仍面臨貸款難、利率高,或被要求搭售理財商品的壓力,額外負擔不容忽視。市場對政策的解讀,也因此充滿不確定性與焦慮。
從央行角度,維持信用管制與放款集中度規範,並非單純緊縮資金,而是基於金融穩定考量。房價長期脫離所得基本面,若放寬銀行授信,將累積系統性金融風險。當利率仍高、國際金融市場波動未歇,央行對房地產資金流動保持戒慎態度,符合宏觀審慎原則。行政院放寬新青安限制,以擴張放貸迎合民意,市場卻同時感受到兩種截然不同訊號:一方面政策加碼支持,一方面管制仍在收緊。這種政策不一致,使民眾與銀行都陷入決策困境,也容易形成市場短期預期與實際供需間的落差。金管會角色更顯尷尬,一方面要求銀行在推動新青安同時,仍維持資產品質與風險分散;另一方面,行政院又期待銀行全力配合,將政策資金釋放給特定族群。三方政策各自為政,市場接收到的是矛盾訊號。表面上工具齊發,實際上卻如水管閥門各自運作:行政院希望增加水流、金管會強調濾網、央行持續鎖緊主要閥門。對市場而言,水流非但不暢通,反而忽快忽慢,政策方向不明,這種不一致,正是當前房市氛圍的真實寫照。
新青安政策以青年成家為名,但過度利率補貼設計,實際上助長房市過熱。首購族以一‧七%利率貸八成房價,短期購屋需求增加支撐房價,甚至墊高房價,形成「先貸先贏」搶貸現象。補貼利率成為短期誘因,使房地產價格僵固,房價修正有限,而資產價格泡沫化的疑慮升溫。新增排除不動產放款比率限制,未必改善「貸不到」問題,反可能導致「貸得到、利率更高、需搭售理財商品」,加重年輕家庭負擔。寬限期或利率補貼到期後,本息壓力將排擠日常消費,生活成本與貸款負擔雙重加重。
新青安推行兩年確實推升交易量與貸款成長,但也加劇房價僵固,使首購族更難等待價格合理化。排除不動產放款比例限制的措施,短期或可稍緩解貸款困境,但政策退場或效期屆滿後,市場失去支撐,波動勢必加劇,形成政策紅利過後壓力升高的循環。這正是房市調控最忌諱的鐘擺效應,短期刺激與長期穩定若無協調,易造成市場過熱與風險累積並存的局面。
對換屋族而言,央行雖將換屋族的切結期限延長至十八個月,開設「人道走廊」,但實際效果有限。根據媒體引述央行資料,兩年間全台僅二一四二件換屋申貸承諾出售舊屋,以取得較高貸款成數,平均每月不到百件。即便有制度設計,換屋族與自住需求者仍面臨「舊屋難賣、新貸難過」困境,金融管制與實務操作仍形成矛盾壓力綜合而言,房市調控最大挑戰,不在誰掌握更大的政策工具,而在於政策間如何協調一致。央行堅守金融穩定、行政院傾向迎合民意、金管會陷入兩難,市場自然陷入矛盾與混亂。唯有將短期刺激與長期穩定相結合,明確區分政策對象與效期,才能避免政策衝突,緩解年輕世代居住困境,也減少市場預期與實際操作之間的不確定性。長期而言,政策協調與透明度才是穩定房市的關鍵。
本文作者:卓越雜誌主筆陳錦稷
回列表頁
卓越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