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精選
編輯精選
美國夢下的暗黑事實憂鬱症蔓延如何摧毀一代人
數位發展部
2024-09-12
文/林嘉宏
曾幾何時,被譽為「自由象徵」和「夢想樂園」的美國,如今卻深陷憂鬱症的危機之中。根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最新的報告顯示,近三十三•七%的美國女性表示曾被診斷出憂鬱症,而男性的比率則達到二十•四%,特別是在青少年和年輕人中的發病率迅速攀升。
其實不只有美國,全球憂鬱症的負擔也不斷加重。根據《2023年國民憂鬱症藍皮書》,全球每年因憂鬱症造成的經濟損失超過一千億美元,當然美國的情況更是慘重。憂鬱症已經成為美國社會的一大隱患,近十%的美國人被診斷患有此病,而青少年和女性成為受影響最深的群體。
焦慮症是青少年心理問題的「地獄之門」
根據二○二四年最新的研究,美國青少年憂鬱症和焦慮症的發病率持續攀升。耶魯大學的研究顯示,過去十年間,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的經濟成本已經達到每年二八二○億美元,約佔美國整體消費的一•七%。
這樣的現象讓心理學家們深感擔憂,特別是這些兒童可能尚未過度使用手機或接觸社交媒體時,問題顯得更加複雜。耶魯大學兒童研究中心針對這一現象開發了SPACE(Supportive Parenting for Anxious Childhood Emotions)項目,該項目重點在於透過改變家長的行為來幫助孩子應對焦慮情緒,這一新思路可能為兒童心理問題的解決提供了一條新的方案。
焦慮症被視為進入其他心理疾病的「地獄之門」,特別是在兒童和青少年中。焦慮通常是最早出現的心理問題,如果不加以控制,它會招致更多的情緒障礙,如憂鬱症和自殺傾向。哥倫比亞大學與哈佛大學的研究表明,焦慮症如果未能及時處理,會在不同階段轉化為更嚴重的問題,如四歲的孩子可能怕狗、怕黑,而到了十二歲可能發展為社交焦慮,最終影響他們的社會功能。
傳統治療方式多集中於孩子本身,但耶魯大學的SPACE治療方案則聚焦於家長的行為改變。耶魯大學心理學教授Eli Lebowitz指出,家長的「過度保護」和「妥協適應」行為反而會加劇孩子的焦慮。例如,當孩子怕黑時,家長會與他們同睡;當孩子害怕狗時,家長選擇避開。這些看似無害的行為會剝奪孩子面對恐懼、鍛煉抗壓能力的機會,導致焦慮症狀不斷惡化。
SPACE方案的核心在於教導家長如何引導孩子逐步「脫敏」,讓孩子學會自主面對自己的恐懼。例如,對於那些只吃特定食物的孩子,家長應堅持每天一起用餐,而不是為孩子單獨準備食物。如果孩子不吃,也不要額外提供加餐,這樣逐漸讓孩子適應不同的食物。這樣的改變雖然看似簡單,卻能有效幫助孩子練習控制和適應焦慮情緒,從而減少更嚴重心理問題的發生。
當代美國的憂鬱症危機 青少年與女性的脆弱性
美國憂鬱症的影響範圍越來越廣,特別是在青少年和女性群體中。根據《美國國家精神健康研究所》的數據,女性患憂鬱症的機率顯著高於男性,這與女性承受的「多重角色」壓力密切相關。特別是在疫情後的這三年,女性不僅承擔更多家庭照護責任,還面臨職業挑戰,這讓她們的心理健康問題更加嚴重。
青少年則是另一個心理健康的高危群體。社交媒體的過度使用、社會孤立和學業壓力是青少年憂鬱症發病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根據《JAMA Pediatrics》期刊的研究,過度使用社交媒體會讓青少年陷入社交比較的陷阱、增加焦慮和憂鬱風險,家庭環境不穩定或早期創傷經歷也是重要風險因素。
心理治療與藥物治療的平衡
雖然藥物治療是憂鬱症的主要治療手段之一,但單純依賴藥物不足以徹底解決問題。心理學家貝克的認知行為治療(CBT)透過糾正消極思維,幫助患者建立現實的思維模式,有效治療憂鬱症。正念認知療法(MBCT)也逐漸成為對抗焦慮和憂鬱的常見手段,透過專注當下減少過去和未來的焦慮情緒。藥物治療與心理治療結合,能有效幫助患者恢復心理健康。
憂鬱症已經成為美國的主要公共衛生問題之一,全球的蔓延速度和規模引發了廣泛的關注和討論。然而,憂鬱症並非無法治癒,透過早期篩檢、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許多患者能夠恢復正常生活。我們必須正視憂鬱症所帶來的挑戰,摒棄對精神健康問題的偏見,這樣才能真正幫助這片美好的土地重新找回心靈的平靜與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