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女性

陳樹菊阿嬤: 生命最好的方式就是完成我想完成的事然後在工作中倒下來

葉怡君 2020-12-02

整整五十六年的堅持,無論是在寒風刺骨的夜裡,還是日正當中的豔夏,永遠能在台東的中央市場裡見到陳樹菊阿嬤賣菜的身影。

【文‧葉怡君 圖‧台東縣政府提供】


「我只要出了台東就會迷路,五十六年來每天都走同一條路,最遠不過家裡到市場的距離」,陳樹菊阿嬤笑說。

 

陳樹菊阿嬤藉由她的經歷與堅持鼓勵更多人,讓善的種子延續下去。

自十三歲起,陳樹菊在台東中央市場日以繼夜賣菜,將省吃儉用省下來的錢捐作公益,累計總金額高達千萬,善行獲得二○一○年《富比士》雜誌亞洲慈善英雄人物榜;同年《時代》雜誌將她選為年度最具影響力時代百大人物「英雄」項目第八位。

即便赴美領獎回台的隔天,她仍堅持上工,直到二○一八年在市場裡昏倒被救護車緊急送醫開刀,最後因身體因素不得不從市場退休。如同她過去接受採訪曾說過的,「完成想完成的事,然後在工作中倒下來」。
 
天生的「生意仔」
 
陳樹菊家中共四男兩女,她排行老二上頭有個哥哥,父母在市場擺攤賣菜維生,在她國小六年級時,母親難產過世,原因竟是繳不出五千元醫院保證金。她說,母親過世當天,跟兄弟姐妹急忙衝到醫院門口,但只看見從西螺趕來台東的阿嬤在門口哭,沒能見到媽媽最後一面,那一瞬間她才意識到,「往後的日子裡他們再也沒有媽媽了!」

母親過世當年,最小的弟弟才四歲,長姐如母,陳樹菊一肩挑起照顧家裡的重擔,她說,彷彿是冥冥之中注定,在母親往生前半個月中央市場落成啟用,媽媽將賣菜攤位安頓好後撒手人還,而她生前留下這個賣菜的小攤子,從此成為一家人生存下去的唯一依託。

台灣有句俗諺說:「狀元仔好生,生意仔歹生」,陳樹菊像是個天生的「生意仔」,很會做生意。母親過世後她天天與父親在市場顧攤,經常告訴父親,只賣四種菜養不活一家人,父親被唸的煩了,隨口說了一句:「妳比較厲害都給妳做」,陳樹菊就此接手菜攤,增加品項擴大經營,改變商品擺設,誘發消費者購買慾望,之後生意越做越大。

 

前總統馬英九親自前往市場向陳樹菊買菜。
 
有錢判生沒錢判死
 
努力賺錢養活一家人,為讓弟妹吃飽、籌措學校註冊費,陳樹菊經常只吃鍋巴水果腹,曾被餓到瑟縮在牆角發抖,一路堅忍從不抱怨。而弟弟的病逝,讓陳樹菊自母親往生後,再次感受到金錢的重要性。

當時,陳樹菊最小的弟弟,某日游泳回家便高燒不退,家裡沒錢看病只能買成藥吃,但症狀始終未見緩解,最後即便仁愛國小師生發動募款,不過為時已晚,弟弟因延誤就醫最終病逝台大醫院。

即便十多年過去,想起弟弟陳樹菊仍沒能忍住眼淚,她說:「弟弟雖然不是我生的,但從四歲拉拔到大,就像是我身上的一塊肉。」痛失母親與弟弟,當時在她的心中只有一個念頭,「錢最好,有錢有命、沒錢沒命。」
 
捐款後開心的睡不著
 

至此之後,她更拚命賺錢,延長營業時間,一天甚至只睡四小時,手腳因搬運重達百斤貨物扭曲變形、腰背日漸佝僂,一路艱苦但陳樹菊從不怨天也不尤人,在有能力後更將積蓄捐做公益、蓋圖書館,想幫助更多像她過去一樣的窮苦人,她形容,「每次捐款後,她都開心得睡不著覺。」原來做她喜歡做的事,比賺更多的錢還要開心更有意義。

「無論有沒有錢,要對自己有信心,要設定目標後相信自己堅持走下去,不要怕吃苦,也不要怕吃虧,回頭來看吃苦吃虧都是福。」退休後的陳樹菊,仍每日只睡四小時,其他時間用來讀經書,她說,小時候沒錢能繼續學業,現在很多字看不懂,但同本書每天讀過一遍,一年就能讀三百六十遍,就能認得字了。

陳樹菊想藉由她的經歷與堅持鼓勵更多人,即便走在艱困崎嶇的道路上,得到繼續向前的力量,未來積福惜福再造福,讓善的種子延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