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MENU
email
facebook
youtube
封面故事
專題報導
熟齡人生
名醫觀點
財經風向
卓越教育
資訊安全專題報導
SNQ國家品質標章
國際醫療專題報導
水資源報導
六都系列報導
選戰風雲錄
前進朝鮮
前進江西
卓越五星月餅大評比
卓越室內設計管理大賞
學不會的教訓-奈米的反噬
產業時事
科技風雲
房市議題
產業亮點
國際視野
卓越趨勢
金融趨勢
Life Style
品生活
健康
音樂世界
藝文天地
美饌人生
編輯精選
火線議題
熱門話題
卓越論壇
專題報導
兩岸聚焦
人物專訪
創新創業
臺韓快訊
卓越女性
法律講堂
特別企劃
卓越快訊
各期目錄
封面故事
專題報導
熟齡人生
名醫觀點
財經風向
卓越教育
資訊安全專題報導
SNQ國家品質標章
國際醫療專題報導
水資源報導
六都系列報導
選戰風雲錄
前進朝鮮
前進江西
卓越五星月餅大評比
卓越室內設計管理大賞
學不會的教訓-奈米的反噬
產業時事
科技風雲
房市議題
產業亮點
國際視野
卓越趨勢
金融趨勢
編輯精選
火線議題
熱門話題
卓越論壇
專題報導
兩岸聚焦
人物專訪
創新創業
臺韓快訊
卓越女性
法律講堂
Life Style
品生活
健康
音樂世界
藝文天地
美饌人生
影音報導
專欄作家
特別企劃
卓越快訊
卓越學院
卓越保險
各期目錄
關於我們
集團簡介
關於卓越雜誌
版權聲明
讀者服務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雜誌廣告
數位廣告
MENU
搜尋頁面
搜尋結果:曾柏維
搜尋頁面
格陵蘭島大規模融冰 地球變「水球」倒數計時中
全球暖化遠在天邊 近在咫尺
文:
曾柏維
2019-10-03
402期
國際
臺灣
經濟
趨勢
循環經濟
環保
全球暖化
環境汙染
IPCC
氣候變遷委員會(IPCC)
氣候變遷委員(IPCC)是聯合國於一九八八年成立,專門針對氣候變遷的諮詢委員會,裡頭包含了數千位有權威性的科學家,是一個非常有影響力的科技社群。IPCC是對既有的科學證據去做一個整理、評估和分析,而不是去做新的研究,因此非常明瞭氣候變遷的科學進展目前到了什麼程度。評估的面向包括了大氣科學、海洋科學、生態科學、人文科學、經濟科學,以及跨領域研究。
若全球暖化真的是「均勻暖化」,李河清教授說道,「農作物的成長線會北移且種植面積增加,北極的航道也會出現,不是那麼的糟。」但是現在真正碰到的,不是全球均勻的暖化,而是氣候異常。熱的時候更熱,冷的時候更冷,也就是氣候極化。「現在的異常,可能會持續發生而在未來正常化。」近二十年來每年的氣溫都不斷在破紀錄,譬如今年(二○一九年)七月,打破了有系統紀錄以來的最高溫。「這些感受已經不是我們的臆測或預測,而是已經發生的『觀測』,這是一個『真』的議題,而且還在發生中。」
全球暖化的「脆弱」
格陵蘭島之所以大規模融冰,就是由於七月破紀錄的高溫,直接導致了這個現象。現在南極和格陵蘭島的融冰量以每日十億噸的數量流失,若往後再不斷破紀錄,最大的影響就是眾所皆知的「海平面上升」。而IPCC有就海平面上升做各式各樣的評估報告,最急迫的就是「SR15」,也就是相對於工業革命前全球暖化1.5℃所造成的影響。
「這要從巴黎協定說起,」李河清教授說,「科學家目前的說法還有大眾的認知,一致都把2℃當成對人類發展狀況不利的增溫『幅度』,『不願面對的真相』講的也是2℃。」全球暖化要談到「脆弱」(vulnerable)兩個字,增溫2℃,對於許多脆弱的國家都已超乎臨界值,「島國對碳排放量的『貢獻』幾乎為零,微乎其微,所有島國國家的排放量加起來還不到全球的一%,但面對氣候變遷卻首當其衝,不論是海溫上升、海平面上升、海岸被侵蝕、國土消逝、人民的遷徙……等,都是極其嚴重的問題,尤其它們的應變能力又最差,所以才說是『最脆弱』。」
其實不只是島嶼性國家,低窪、沿海地區和高山地區也被列在「脆弱」的一環內。為何高山也被歸類在一起?因為乾旱,還有土石流。孟加拉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孟加拉是典型的低窪國且人均所得極低,溫室氣體排放極低,卻受到非常嚴重的衝擊。
「不參加京都議定書不只是美國,還有加拿大和澳洲;而日本從福島災害後也退出。這幾個都是『搖擺國』,一開始有參加,也有簽約,但後來相繼退出。美國於一九九七年簽署京都議定書,但是帶回國內,國會卻不批准,所以美國雖然由當時的副總統代表簽署,但並非京都議定書的締約國。」
至於川普退出巴黎協定,其實是一個假議題。巴黎協定於二○一五年十二月簽署,二○一六年十一月生效。至於要退出,得在公約生效三年後以「書面」形式向聯合國巴黎協定祕書處提出,秘書處有一年的緩衝期予以批准。川普於二○一七年六月一號「口頭」宣布退出巴黎協定,所以這並不算數;而真正要退出,從時間點來看的話:二○一六年十一月生效,三年後即是二○一九年十一月,秘書處有一年的時間來處理,屆時早已是二○二○年十一月三號的美國總統大選,所以川普所說的一切都只是紙上談兵、政治操弄。
李河清教授認為,增溫2℃,對於許多脆弱的國家都已超乎臨界值。(圖/曾柏維拍攝)
IPCC的特別報告:SR15
京都議定書與巴黎協定的差異在於,京都議定書是制定一個減碳目標,締約國一同執行;而巴黎協定則是「自主貢獻」(NDC),由各國自主決定貢獻。例如大陸並沒有提出具體的減量目標,而是提一個寬鬆的方針,大陸雖是巴黎協定的締約國,但以NDC來說,大陸只是提出了二○三○年達到排放峰值而已。有沒有簽署巴黎協定?有。有沒有對全球的碳減量做出實質貢獻?目前的減量幅度還不足以達成2℃。
IPCC把所有參加巴黎協定國家的綜合效益加起來,結果發現比2℃還多了0.7℃,而巴黎協定為了顧及脆弱國家和地區人民,所以在增溫幅度目標訂定為2℃,並「努力達成」1.5℃,「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宣示,以前大家只是講一講,現在正式說2℃是不夠的;現在很多國家,譬如小島國與弱勢國家應該是1.5℃才合適。」李河清教授說道,「那從原本的2℃到1.5℃怎麼達成?所以秘書處責成IPCC去做了1.5℃的特別報告,也就是所謂的『SR15』。」
在SR15裡面,再再提到了「提高能源效率」,且工業部門要在二○五○年前減少比二○一○年排放標準的七十五%至九十%,得大刀闊斧去改變。海平面上升的部分,從一九九三年到二○一○年上升了一.七毫米,這是一個「十年」的增幅;但預計往後「每年」的增幅會達到三.二毫米。在溫度上升的部分,每十年會增加0.2℃,要減低這個幅度,得去能源部門、從工業部門、建築部門、交通運輸部門等三個最主要的排放部門去著手,才能有效遏制全球暖化效應。其中尤以能源部門和交通運輸部門為重。
續然,在報告裡也提到,可以透過財務機制去停止補助不以永續能源為標的的行業。例如大型水壩、燒煤工業。許多人認為水是一個看似清潔的能源,但「大型」水壩其實是一個災難,除了當地人民的遷徙還有工程問題,都會導致許多資源的損耗和汙染。另一個財務機制就是「撤資」,把資金從那些會加劇全球暖化的工業中撤出,進而提高能源效率。
現在大部分熱帶性、亞熱帶性氣候國家都在努力「治洪」,盡快把水排掉,但在未來的氣候極化,旱災將愈來愈頻繁,因此如何把水留住會是一個重要的課題。除了要改善舖面的排水問題,還要改變沙包、堤防等治洪機制;一方面除了要防範洪水,另一方面也要防範旱災,風險共存。
遠在天邊 近在咫尺
在大眾眼裡,全球暖化是一個遙不可及的課題。沒有家的北極熊在北極、鈣化的珊瑚礁也不過是少了一環美景。但事實上,全球暖化帶來的影響不僅止於物種消逝、生物多樣性的銳減和森林大火的增加,甚至還有公衛與健康的影響。現在臺灣南部爆發的登革熱,就是一個例子。
呼吸道疾患也是亟待解決的問題,因為在溫室氣體中,氮氧化合物(NOx)就是重要的空氣汙染物。低濃度的氮氧化合物可能造成咳嗽或是呼吸急促、疲憊、噁心,在暴露低濃度一或二天後,也可能造成體液累積在肺臟中;呼吸到高濃度的氮氧化合物可能造成短暫灼傷、痙攣、喉間組織及上呼吸道腫脹、體內組織缺氧、體液累積在肺中及死亡。假如有嚴重的暴露發生,血液和尿液等其他的分析都會顯示出對呼吸道造成的傷害。
「氣候變遷一轉身,就會以不同的形貌出現。對我來講,就是空汙、糧食供應。像是今年的龍眼蜂蜜也幾乎宣告停產。原因就在於一、暖冬,導致花朵延後開放。二、開花的時候發生豪暴雨,花朵全都落下。今年的荔枝也因為類似的原因,而採收極少,只剩下往年的十分之一。」
貼近身邊的例子,糧食短缺、食安、災害,都是全球暖化所帶來的問題。「當年中壢限水停二供七,而且今年蜂蜜的收成是七十年來最糟的。」李河清教授繼續說道,「氣候變遷會改變降雨型態,太多、太少、太急都不好,而且臺灣現在已經沒有『毛毛雨』,這是經過長時間的觀測資料所能佐證的,降雨方面不是下得很大就是不下。」
今(二○一九)年龍眼,荔枝蜜幾乎是零收成,是有史以來最少的一年。受到各種不利因素的影響,在氣候方面,由於暖冬,導致花期延;而冬季中南部乾旱,使得植物難以產生花芽,甚至完全不開花,這樣零收成的現象,在未來還可能會持續發生。從地蜂箱搖出來的蜂蜜,將愈來愈稀少而珍貴,而目前市面買到的,多是東南亞的進口蜂蜜。
另外,日照也少了兩百個小時,這個影響是全面性的,「這對遊樂園有沒有影響?有啊。這對成衣生意有沒有影響?有啊。還是新竹曬米粉,有關嗎?有啊!」這些已然是既定事實,但因臺灣電價低,所以大多數民眾並沒有察覺到嚴重性。
全球暖化是值得全人類做出改變、積極落實的全方位挑戰。為了保障那些未開發和發展中國家的人權,事實上1.5℃才是最妥當的。但目前以1.5℃來說,增溫幅度已超過了1.5℃,而向2℃邁進,這該讓那些壓根對全球暖化沒有危害、卻又首當其衝的脆弱國家何去何從?亞馬遜森林大火、印尼遷都、頻頻生成的強颱,這些只是地球生病的「前兆」而已。如果居住在上面的我們不再好好照顧,地球將會變得不再適合人類居住,屆時,跟那些脆弱國家一樣,我們人類到底該何去何從?
回列表頁
卓越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