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MENU
email
facebook
youtube
封面故事
專題報導
熟齡人生
名醫觀點
財經風向
卓越教育
前進朝鮮
選戰風雲錄
卓越五星月餅大評比
六都系列報導
前進江西
卓越室內設計管理大賞
國際醫療專題報導
學不會的教訓-奈米的反噬
SNQ國家品質標章
資訊安全專題報導
水資源報導
產業時事
科技風雲
房市議題
產業亮點
國際視野
卓越趨勢
金融趨勢
Life Style
品生活
健康
音樂世界
藝文天地
美饌人生
編輯精選
火線議題
卓越論壇
專題報導
兩岸聚焦
人物專訪
熱門話題
創新創業
臺韓快訊
卓越女性
法律講堂
特別企劃
卓越快訊
各期目錄
封面故事
專題報導
熟齡人生
名醫觀點
財經風向
卓越教育
前進朝鮮
選戰風雲錄
卓越五星月餅大評比
六都系列報導
前進江西
卓越室內設計管理大賞
國際醫療專題報導
學不會的教訓-奈米的反噬
SNQ國家品質標章
資訊安全專題報導
水資源報導
產業時事
科技風雲
房市議題
產業亮點
國際視野
卓越趨勢
金融趨勢
Life Style
品生活
健康
音樂世界
藝文天地
美饌人生
編輯精選
火線議題
卓越論壇
專題報導
兩岸聚焦
人物專訪
熱門話題
創新創業
臺韓快訊
卓越女性
法律講堂
影音報導
專欄作家
特別企劃
卓越快訊
卓越學院
各期目錄
關於我們
集團簡介
關於卓越雜誌
版權聲明
讀者服務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雜誌廣告
數位廣告
MENU
封面故事
封面故事
二○二○慘! 二○二一他們仍得摸著石頭過河?
踩著痛點前行 產業憑韌性重塑微笑曲線
文:
陳怡瑄
2021-01-04
千禧年後最瘋狂的全球派對一夕間攪黃了地球人無國界的日常,群聚、旅遊、運輸、紡織等產業當下成為疫情重災戶,險些淪為紓困孤兒的各別產業該以何種姿態在殘局中爭取敗部復活,是考驗也是契機。
【
文‧陳怡瑄
】
從「二○二○愛你愛你」垂直墜落「lockdown」、「社交距離」、「零接觸」……等處處受限的黯黑國度,二○二○註定成為人類歷史上關鍵性的驚嘆號。
疫情下旅行、航空、紡織、大眾運輸等產業自力救濟。
機場停擺航空悲歌
交通部民航局統計顯示,台灣六家國籍航空公司前三季累積虧損金額高達八十五億元,雖說嚴格的邊境管制讓台灣的防疫成績備受肯定,六月下旬疾管署陸續開放紐西蘭、澳洲、越南、香港、南韓及新加坡等共十八個國家商務人士來台短期停留,部分國家亦同步開放我國商務旅客入境,航空客運營運績效止跌回穩,據交通部民航局統計,二○二○第三季台灣國籍航空平均載客里程數較上季分別成長約一一二‧六%,惟仍遠不及疫情爆發前水準,整體客運需求仍相對低迷。
出國人數減少九成以上與航班銳減,桃園機場外圍大園區民營出國停車場直接受害,業者無力經營紛紛結束營業,就連鄰近桃園機場的五福停車場也無奈熄燈。桃機外圍全盛時期曾多達二十八家出國停車場,現在除公營第一、二航廈停車場之外,民營只剩下連勝一家,「其他同業通通都關門了!」連勝出國停車場老闆羅清元苦笑著說,連勝停車場從開業到現在已經三十二年,從二○二○年初疫情爆發到現在,幾乎完全沒有生意,昔日榮景不再,這家碩果僅存的出國停車場員工也從高峰期五、六十人到現在只剩十幾人。
大眾運輸自力救濟
憂心大眾運輸工具成為感染源,民眾紛紛改變旅運習慣,國光汽車客運副董事長王應傑表示,自疫情爆發後,國光客運桃園機場站每月虧損至少兩千萬左右,除了離峰班次全面減班、司機工時減短,載客率更不到十%。「雖說政府有紓困方案,但二○二一年對於交通運輸業的紓困項目尚未明確公布,使得人心惶惶」王應傑感嘆道。
雙北公車運量同樣慘跌、營收銳減。台北市公共運輸處在一到八月接獲業者申請減班公車路線多達七十二條,駕駛員流失嚴重,近二○二○年尾又有三十條路線減班,打破歷年減班紀錄。
首都客運總經理李建文更直言,儘管今年一到十月營收少四億元,但董事長已在企業工會年度大會公開宣示,年終絕不受影響,要穩定軍心鼓舞士氣,讓基層有信心。
出不去進不來 國旅難止血
觀光局數據顯示,二○二○年九月全國旅行社共三千九百六十二家,到了十月僅剩三千九百五十一家、停業十一家,而截至二○二○年十月底止共有七十一家旅行社停業,對比二○一九年同期僅三十七家,停業家數已幾乎是二○一九年的兩倍。
包括許多知名旅行社也抵擋不了因疫情阻絕觀光客而造成的摧殘,不是放無薪假就是直接裁員,二○二○年七月南霸天五福旅遊宣布裁員百人;旅行社龍頭雄獅旅遊不但縮編實體門市、總經理與多名高階主管提早退休;就連易遊網也選擇收掉實體門市。
台北市旅行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吳志健表示,「疫情漫延封城鎖國彷彿全世界都瞬間按下停止鍵」。政府推出安心旅遊補助方案,也僅對短期紓困有幫助;關切二○二一年國際旅遊是否開放的同時,旅遊業者對前三季的旅行業是否復甦仍然憂心忡忡,更擔心人才流失,許多業主咬緊牙關撐過難關。
頗具創意的「旅遊泡泡」讓悶壞了的人們滿心期待,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指出,台灣考量帛琉是邦交國且幾乎沒有感染個案,因此原本計畫開放旅遊泡泡,讓台灣人也能出去走走;不過,帛琉考量當地醫療量能,醫護相對少,萬一有狀況很難處理,暫時不考慮放寬檢疫措施;國人及旅遊業者冀予厚望的台帛「旅遊泡泡」最終還是破局。
吳志健卻持不同看法,他認為旅遊泡泡就是旅遊外交,是讓台灣提升能見度對好的方式,假如台灣成功推動,一定會造成國際間的關注。同時他也希望政府可以多多協助旅行業,讓國內歷史悠久信譽卓著的旅行業者可以永續經營。
九成靠外銷 紡織業損失慘重
據經濟部統計處資料及紡織所研究團隊推估,二○二○年第三季紡織產業總產值近七百億元,較二○一九年同期下滑二三‧九%。觀察產業變化,二○二○年第三季人造纖維業產值較二○一九年同期衰退三一‧八%,約一百五十億元,占整體紡織產業產值二一‧五%;紡織業中游產值較去年同期衰退二二%,五百一十億元,占整體紡織產業產值七三%;成衣及服飾品業產值較去年同期衰退十三.四%,三八‧三億元,占整體紡織產業產值五‧五%。
絲織公會理事長莊燿銘指出,台灣紡織品約九成外銷,疫情狂飆歐美各國採取封城措施,限制社交活動,除口罩及防護衣等產品外,台灣絕大部分紡織業者出口大幅衰退,營業額減少逾四十%者比比皆是,近期新台幣兌美元又大幅升值,對紡織業又是重重一擊。
人們虔敬欣喜迎接二○二一第一道曙光時,病毒持續開趴,許多產業仍在等待救援:機場尋常空空蕩蕩、國旅補助無法替旅行業止血、紡織品外銷只能無限推遲。唯有在舊秩序的基礎上淘洗出更具競爭力的核心價值與品牌力,這些曾經的明星產業才能救亡圖存再次贏得肯定。
黑暗盡處光明在望
疫情升溫讓許多人不自覺陷入情緒黑洞,諮商心理師林萃芬表示,黑暗總會過去,後疫情時代必須學會自我調整,強化「心理肌力」,畢竟世界變化遠遠超出自己的控制範圍,隨時隨地為自己打造壓力緩衝盾,懂得釋放壓力才能身心安頓永保安康。
回列表頁
卓越雜誌